【一篇回應《商業周刊》雜誌﹝第七百八十八期﹞「台灣大學生競爭力調查」專題的舊文章。】
第七百八十八期的《商業周刊》雜誌,策劃了一個「台灣大學生競爭力調查」專題,雜誌社訪問了三百一十三位任職超過十年的大學正教授,詢問他們對於現今大學生的觀感。根據這份調查報告,這些教授們對目前大學生的總體評價是:「聰明但不勤奮的一群」,有「近六三%的老師認為,現在的大學生不認真,目前台灣大學生的整體表現,比起十年前的大學生要差。六成的教授憂心,台灣大學生競爭力會不如大陸學生」,編輯說道,「台灣人該有所覺醒,這是一場『勤』與『惰』的戰爭!」
我讀了這幾句話,開始覺得好笑。你看,受訪的是在大學任職超過十年的教授,換言之,他們至少在工作崗位上戰戰兢兢努力了十年,結果,教出來的學生素質,比起十年前的大學生還要差,這該怪誰?我們一般認為「聰明」是與生俱有的特質,「勤奮」卻是一種後天的特質;今天「聰明的」高中畢業生進入大學校園,教授們無法在他們身上培養、引發出勤奮的「美德」,卻在這樣的場合裡頭放話表示:「我們感到十分憂心。」這到底是怎樣一個狀況?我不禁懷疑,這些德高望重的教授們是否忘記或混淆了自己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今天一個「聰明」的學生交到你手上,幾年之後他畢業了,仍然是一個「聰明」的學生走出校門,沒有其他更值得張揚的長進,這不正是指明了你這幾年是尸位素餐、是在打混嗎?怎麼當別人在怪罪大學生素質不佳時,你可以這樣輕鬆地撇清關係呢?
報導中又說:「這樣的調查結果,反應上一代對台灣下一代競爭力的憂心。二十年前台灣的菁英,勤奮、基礎紮實、興趣注意力專一。但現在的台灣『人民富裕、社會福利也不錯,認真讀書的觀念在消失中。』」單讀這段話,你可能會和我一樣,對於「富裕的社會跟認真讀書的觀念這兩者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這個問題感到困惑。原來,這些關心下一代「競爭力」的上一代們,是拿著「靠讀書翻身」這樣的概念,將這兩著關連起來的;他們認為現在的孩子日子都過得不錯了,所以努力讀書對這些孩子來說便不再緊要。
「靠讀書翻身」是個很有意思的預設,我們一直在談台灣的升學主義,這就是一個升學主義的明顯例子 — 「要努力用功,將來才有會出息」。於是,不努力、不用功,或者其實有努力、有用功,但付出與成果不成正比的孩子們,早早就被淘汰出局,被視為是「沒有出息」的一群;於是「世上只有讀書好,會讀書的孩子樣樣好。」讀書為的不是別的,是為了將來的出息,為了將來可以成為社會中的「菁英」。(這麼說來,大學裡的教授是最會讀書的啦!有誰像他們一樣讀了一輩子的書?)
如果我們還打著「靠讀書翻身」這樣的旗幟,那也無怪乎吸引不到學生們的注意力了,因為現下的社會整體環境確實是比起「當年」(不管他們說的當年是那一年)要來得富裕、來得好;那麼,學生們的不努力讀書,又有何可怪?
有的!他們說,「兩岸人同站在世界舞台上,台灣物質生活充裕、缺乏勤奮精神的一代,正面臨中國仍保有勤奮學習精神一代的競爭。」不論在商業或學術領域,台灣的人才都面臨著被中國人才所取代的危機。
讓我們停下來想想,什麼是這裡所言「勤奮學習精神」的特質?在許多受訪教授的眼中,現在的中國就像二十年前的台灣,「二十年前台灣的菁英,勤奮、基礎紮實、興趣注意力專一。」這說穿了,還不就是升學主義的「貢獻」?在一個出路有限的社會,大家相信唯有「努力讀書」可以改變自己的所處的社會環境、改變自己的生活,你沒別的選擇,自然「興趣注意力專一」,從小一路這樣上去,那當然可以做到所謂的「基礎紮實」(反正對其餘事物漠不關心,或因為社會的封閉性,這樣的關心不受到鼓勵,甚至遭受到壓抑,也無從去關心起)。
這篇報導中好幾個中國孩子的故事就是如此。今日的中國,在一胎化政策的影響下,每個孩子都是家裡的寶貝,加以社會整體不夠開放,升學成為社會階層流動唯一的機會,孩子在學業上的表現,不僅關乎他自己的未來,也關乎整個家庭的未來,於是再怎樣辛苦,父母都還是咬著牙花大筆金錢栽培孩子一路競爭上去。
「北京孩童三歲就上寄宿學校,小學生每天都排滿課外補習」,目標是在六年級的時候考進數學奧校前六十名,因為這樣才有機會進入重點中學就讀,然後才有機會進入好的大學;他們形容,那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幾億的人這樣子在爭領進入上流社會的門票。(對此,你的感覺是興奮呢還是些許的悲涼?)
追求「菁英」地位的核心概念是競爭;然而,我們可以思索,競爭是好還是不好?是必要還不必要?在教育的領域裡頭,對競爭的強調與升學主義兩者間的關係是亦步亦趨的;升學主義就像踩著人肉梯,每爬升一格的同時,你就是將另些人踩在腳底;也因為你接受了升學主義,所以當你自己被別人踩著的時候,你不懂得要生氣,你心甘情願,因為你接受了遊戲規則就是這套升學主義。
我們必須問自己,是否還要讓這樣的一套遊戲規則宰制下一代的未來?那樣的一個未來,是否對我們的社會最為有益?社會的組合究竟是像金字塔(由塔頂的「菁英」領導其他人)還是更像一部運轉中的大機器(每個齒輪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如果是後者,則更重要的工作將會是,讓每個齒輪都能找到合適自己的位置,發揮自己最大的效能,這樣,這部大機器才會運轉順暢。
要瞭解一個人對於「人」的想像(他心中的「人」長得什麼樣子),最快的途徑也許是詢問他的教育主張,我們對於教育的態度,往往顯示出我們心中的「人圖像」,那不僅僅投射在所謂的下一代身上,也同時勾勒出我們自身的處境。
「讀書」難道就只是為了「翻身」而已?讀了書就可以翻得了身嗎?要翻身仍然一定得倚賴讀書嗎?當我們問自己:「讀聖賢書,所學何事?」答案就是「為了讓自己爬升到更高的社會階層嗎」?十多年前那批翻身翻進大學校園的「菁英」們,難道這就是你們給予學子的答案?在學生的身上,你所看見的難道就只有競爭力而已?
所有人都可以對大學生的素質提出批評:業界可以對大學喊話,說「你們訓練出來的學生,都不好用、都不能用」;納稅人可以對大學喊話,說「你們訓練出來的學生並未符合我們的社會期待」等等。然而,唯獨「教授」這樣的身份,在對大學生提出批評的時候,會顯得說服力不足。何以故?因為大學生都是大學教授教導出來的,對於大學生的素質,教授們是無可卸責的;你們不是在場邊觀看的觀眾,也不是站在終點等待的裁判,你們的任務是帶著學生在這條學術的道路上一路奔跑下去,你們以自己奔跑的姿態與堅持,吸引學生的目光,讓他興起效尤之意;在這條道路上,大家的關係不是競爭,不是計較誰跑的快慢,而是一起奔跑時的相互扶持與支援。人類的文明與今日的知識內容就是這麼一路奔跑出來的,一代伴著一代,一代傳過一代。你們手裡既然握著千古傳下的棒子,應該還是相信著自己的奔跑,可以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的,是吧?那麼,就請努力將這樣的信念,傳遞到學生的感動裡頭去吧! *
[註*]《商業周刊》的報導中提到:「一向提倡引導和啟發教學的美國,在一月八日,由總統布希簽署一個不讓一個孩子落後』(The No Child Left Behind Act)的教育改革方案,這個方案目的在提高美國中小學教學品質,從二00四年起,全國三到八年級學生必須接受各州政府的閱讀和數學統一考試。而考試成績將是評比學校教學成績的重要指標,這是因為近年來,美國中小學生在世界性基礎知識競賽中的排名落後,所以人們要求必須提高基礎知識的水準。」對此,我想要提出一些補充說明。當然The No Child Left Behind Act這個法案,規定了各州政府必須負起監督學校教學效率的責任,要求州政府對學生舉行統一標準的測驗,《商業周刊》報導在這個部分是沒有錯的,然而,必須強調的是,這個改革方案目的是在於盡政府的力量去確保學習落後的學生沒有被老師及學校所放棄,顧名思義,這個法案的精神其實就在於「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所有的規定都是著眼於如何提供補救教學,幫助學習落後的學生補上差距,學得學校教育所教導的所有基礎知識。在《商業周刊》的報導中,偏重於「統一考試的實施」,而忽略了,政府出資幫助學童趕上進度,才是這個法案最重要的精神,基本上這類似於基本學力測驗,考試成績,除了報導中所提及的,是學校教學成績的指標外,更重要的意涵是,幫助教師瞭解學童的學習狀況,以追求更有效率的教學方法。對這個法案有興趣的讀者,可參見No Child Left Behind Act官方網站的介紹。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